中藥吳茱萸別名叫什么?種植技術要點有哪些?
農(nóng)機大全網(wǎng)(www.wgjtg.com)今天給各位分享中藥吳茱萸別名叫什么?種植技術要點有哪些?的知識,其中也會對中藥吳茱萸別名叫什么?種植技術要點有哪些?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本文導讀目錄:
2、中藥“土茯苓”價格多少錢一斤?種植前景如何?種幾年收獲?種植方法是什么(附種植方法)
中草藥防風種植方法,附田間管理技術 ♂
中草藥防風種植方法,附田間管理技術選擇地勢高、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種植防風,黏土地塊不適合種植防風。整地時需施足基肥,畝用廄肥3000-4000千克、磷酸鈣15-20千克,深耕細耙后作成1.3-1.7米寬的平畦,北方地區(qū)略寬于南方地區(qū),溝深25厘米。防風春、秋季都可播種,播種前用溫水浸泡種子1天,然后在整好的畦內(nèi)開溝條播,溝深2厘米,播種后覆土、鎮(zhèn)壓、蓋草并適當澆水,20-25天可出苗。每畝用種量2千克,及時間苗、定苗和采收。
一、中草藥防風種植方法
1、選地整地
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種植,避免選擇黏土地種植防風。防風是多年生植物,是深根性植物,主根長可達50-60厘米,整地時需施足基肥,畝用廄肥3000-4000千克、磷酸鈣15-20千克,深耕細耙后作成1.3-1.7米寬的平畦,北方地區(qū)略寬于南方地區(qū),溝深25厘米。
2、播種
(1)春播:長江流域3月下旬至4月中旬開始播種,華北地區(qū)4月上中旬開始播種。
(2)秋播:長江流域9-10月開始播種,華北地區(qū)地凍前播種,第二年春天出苗。
(3)用溫水浸泡種子1天,保證其充分吸水,利于發(fā)芽。在整好的畦內(nèi)按30-40厘米行距開溝條播,溝深2厘米,均勻播種后覆土,鎮(zhèn)壓、蓋草并適當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一般20-25天能出苗。每畝用種量為2千克。
3、間苗
幼苗長至高度5厘米時,按株距7厘米的標準開始間苗。苗高10-13厘米時,按株距13-16厘米的標準開始定苗。
4、收獲
防風根部入上較深,根脆易斷,采收應從溝的一端開深溝,順序采挖。除去殘留在莖葉和泥土,曬成半干狀態(tài)時去掉須毛,按根的粗細長短分級,扎成0.25千克的小把,然后完全曬干。
二、防風田間管理
1、除草
6月前完成多次除草,植株封行時摘除老葉,然后培土壅根,防治植株倒伏。入冬清理場地的同時再次培土,利于根部越冬。
2、追肥
6月上旬、8月下旬各追肥1次,建議用人糞尿、過磷酸鈣或堆肥,開溝施于行間即可。
3、排灌
播種后至出苗前需要保持土壤濕潤。防風抗旱力強,完全成活后一般不需澆灌,雨季注意及時排水,避免積水導致爛根。
4、摘薹
對于2年以上的植株,除用以留種的外,其余的及時摘薹。
5、病蟲害防治
(1)白粉?。合那锛景l(fā)病嚴重,葉片為主要受害部位??梢允┯昧租浄暑A防病害,發(fā)病時使用50%托布津800-1000倍液噴霧防治。
(2)黃翅茴香螟:現(xiàn)蕾開花時發(fā)生,花蕾及果實容易受害??梢杂谠绯炕虬韲婌F90%敵百蟲800倍液或BT乳劑300倍液防治。
(3)黃鳳蝶:幼蟲咬食葉、花蕾,5月份開始危害防風??梢匀斯げ稓?,也可以在幼齡期噴噴霧90%敵百蟲8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l000倍液防治。
中藥“土茯苓”價格多少錢一斤?種植前景如何?種幾年收獲?種植方法是什么(附種植方法) ♂
中藥“土茯苓”價格多少錢一斤?種植前景如何?種幾年收獲?種植方法是什么(附種植方法)現(xiàn)土茯苓價格薄片為16~16.5元之間,厚片19~20元。
近年供求平衡,行情持續(xù)穩(wěn)定,后市繼續(xù)穩(wěn)定。
早熟栽培9~10個月后即可收獲,晚熟品種需要12~14個月。
種植方法:選地整地,選擇土質(zhì)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進行栽培。
繁殖方法:用種子繁殖,條播法。
栽培按行:注意行距要搭架,松土除草,施追肥。
一、2018年土茯苓的價格是多少
土茯苓,市場需求較為堅挺,市場貨源小批量成交為主,因資源野生,近年供求平衡,行情持續(xù)穩(wěn)定,現(xiàn)土茯苓價格薄片為16~16.5元之間,厚片19~20元,后市繼續(xù)穩(wěn)定。
二、土茯苓介紹
1、土茯苓又稱白余糧、刺豬苓、過山龍、冷飯團等,是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干燥根莖。光葉菝葜多生于山坡或林下,分布在我國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云南等地,入藥部分只選擇干燥后的根莖,具有解毒、除濕、利關節(jié)的效果。
2、土茯苓為攀援灌木,長1~4毫米。莖光滑,無刺。根狀莖粗厚,塊狀,常由匍匐莖相連接,粗2~5厘米。葉互生,葉柄長5~15毫米,約占全長的3/5~1/4,有狹鞘,常有兩條纖細的卷須,脫落點靠近頂端。葉片薄革質(zhì),從狹橢圓狀披針形到狹卵形披針形,長度為6~12厘米,寬度為1~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鈍,下面通常是淡綠色。
3、土茯苓傘形花序單生于葉腋,通常有10多朵花,雄花序總花梗長2~5毫米,通常比葉柄明顯短,極少與葉柄近等長,總花梗與葉柄之間有1芽。雌花序的總梗長約1厘米,雌花的形狀與雄花相似,但內(nèi)花的邊緣無齒,有3枚退化雄蕊。漿果直徑為6~8毫米,熟時為黑色,具粉霜?;ㄆ跒?~11月,果實期為11月至次年4月。
4、土茯苓的干燥根莖為不規(guī)則塊狀,略呈扁圓柱狀而彎曲不直,多分支,有結節(jié)狀隆起,長約5~15厘米,直徑約2~5厘米。表面土棕色或棕色,粗糙,常有刀傷切口和側根殘余部分,上端有莖痕。質(zhì)地堅硬,不易折斷,斷面粗糙,有粉性,淡棕色。氣微,味甘甜。
三、土茯苓種植幾年收獲
不同品種的菌種,結苓時間長短也不同,有的品種種植后3~4個月開始結苓,有的則較慢,需要6~7個月。早熟栽培后9~10個月就可以收獲,晚熟品種需要12~14個月。
四、土茯苓的栽培方法
1、選地整地:土茯苓比較粗生,適應性強,山地均可栽培。建議選擇土質(zhì)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進行栽培,比較容易高產(chǎn)。
2、繁殖方法:用種子繁殖,播種期為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條播法,按行距20cm開溝,均勻播種,覆蓋土厚1cm左右,保持土壤濕潤,待苗高I0cm左右移栽。
3、栽培按行:株距各25cm開穴,每穴栽培1株,待苗高30cm左右,應搭架,將莖藤引上,以利于生長。注意松土除草,施追肥1~2次。
中藥吳茱萸別名叫什么?種植技術要點有哪些? ♂
中藥吳茱萸別名叫什么?種植技術要點有哪些?吳茱萸別名茶辣、辣子、臭辣子。
土壤要求:土層深厚、肥沃、排水性強、疏松性好的土壤。
整地:不要種在低洼積水的地方。
移植:栽培時間一般可以在秋天或春天,看是否選擇套種。
田間管理:移栽后,做好中耕除草工作,保持土壤濕潤度、肥沃性,保障其生長需求。
病蟲害防治:需提前防治,如發(fā)現(xiàn)病蟲應立即用藥物治療。
一、中藥吳茱萸的別名是什么
1、中藥吳茱萸別名茶辣、辣子、臭辣子。
2、8月至11月吳茱萸果實未完全破裂成熟時剪下果枝,曬干后干燥,去除其中果梗、葉、雜質(zhì)等備用。
3、中藥吳茱萸有濃郁的香味,味道苦辣。具體用藥建議咨詢專業(yè)醫(yī)生。
二、吳茱萸栽培技術要點是什么
1、土壤要求
需要土層深厚、肥沃、排水性強、疏松性好的土壤。另外,還要選擇在向陽、溫暖、無風的山地和丘陵。
2、整地
選擇地塊后進行整地作為苗床,不要種在低洼積水的地方水的地方,這樣存活率不高。栽培時施用一定量的基肥,然后進行深翻暴曬,將土壤弄碎以后耙平即可。
3、移植
栽培時間一般可以在秋天或者春天,看是否選擇套種。套種的話不需要整地,直接按照2米乘以1米5的行距挖好洞穴種植。要將吳茱萸苗木的根系整理好然后擺放在洞穴中,復蓋上細土后蹋牢固,然后根據(jù)實際情況澆水,促進生存。
4、田間管理
移栽后,要做好中耕除草工作,保持土壤濕潤度、肥沃性,保障其生長需求。7月開花結果前施一次磷鉀肥,冬季追一次堆肥,避免土壤凍結,發(fā)生凍害。為了促進其生長發(fā)育、結果,減少害蟲的發(fā)生,可以在春天和秋天進行修剪。
5、病蟲害防治
吳茱萸生長過程中容易受到煤污病、銹病、老木蟲等侵害,必須提前防治。如果發(fā)現(xiàn)類似癥狀,應立即用藥物治療,將損失降到最低。
中藥地骨皮又叫什么,附其種植要點 ♂
中藥地骨皮又叫什么,附其種植要點中藥地骨皮,又稱為枸杞皮,其含有桂皮酸、甜菜堿、柯堿A、枸杞素A等多種營養(yǎng)物質(zhì)。地骨皮對土壤的要求不高,但最好選擇排水性好、土質(zhì)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進行種植,鹽堿土的含鹽量不得超過0.2%。地骨皮常見的繁殖方法有種子繁殖和插扦繁殖,種子繁殖選擇品種優(yōu)良的地骨皮,插扦繁殖則選擇優(yōu)良的母株。
一、中藥地骨皮又叫什么
中藥地骨皮又叫枸杞皮,一般是春初或秋后挖出來的,去除其根皮,去除雜質(zhì)和木心,然后將地骨皮洗凈后曬干或低溫干燥。地骨皮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河北、山西、陜西、甘肅南部、西南、華中、華南、華東各省區(qū),在日本、朝鮮、歐洲等地有野生的生長。地骨皮含有桂皮酸和多量酚類物質(zhì)、甜菜堿、柯堿A、枸杞素A 、枸杞素B、β-谷甾醇、亞油酸、亞麻酸、卅一酸等。
二、地骨皮種植技術要點
1、土壤要求
地骨皮對土壤的要求不高,耐肥、耐旱、耐鹽堿,但怕積水,所以選擇排水性好、肥沃的中性或者微酸性輕壤土是比較合適的。鹽堿土的含鹽量不得超過0.2%,強堿性、黏壤土、種植過水稻、沼澤等地方都不可以種植。
2、繁殖方法
地骨皮常見的繁殖方法有種子繁殖和扦插繁殖。種子繁殖,可以選擇品種優(yōu)良的地骨皮,如采果大、顏色鮮艷、無病蟲害的成熟果實是比較好的。在夏天采摘后,用溫水浸泡揉搓,洗干凈后晾干備用。在播種時用濕砂混合,放在溫室里進行催芽,等到30%的種子變白或者用清水浸泡種子一晚上再進行播種。播種時間可以選擇春天、夏天、秋天。扦插繁殖的話要選擇優(yōu)良的母株,采上木質(zhì)化的一年生枝條,剪成20厘米左右的扦插,捆在盆里浸泡2-3個小時再進行扦插。
3、管理要點
在5月到7月每月除草1次,幼樹的時候要進行整形修剪。經(jīng)過5-6年的整形培育,進入成樹也需要進行修剪,每年春天修剪枯枝、交叉枝和根部萌蘗枝。秋天要全面修剪,然后選出良好的結果枝條。
4、病蟲害防治要點
地骨皮常見的病蟲害有黑果病、枸杞實蠅,要提前預防,減少病蟲害對地骨皮的侵害,影響地骨皮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nóng)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wgjtg.com/news/99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