蕓豆要打頂嗎,適時打頂可避免植株徒長
農(nóng)機大全網(wǎng)(www.wgjtg.com)今天給各位分享蕓豆要打頂嗎,適時打頂可避免植株徒長的知識,其中也會對蕓豆要打頂嗎,適時打頂可避免植株徒長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本文導讀目錄:
蕓豆的高效種植技術(shù),有哪些要點 ♂
蕓豆的高效種植技術(shù),有哪些要點選地整地:種植在溫度10-15℃,年降雨量850-1000mm的砂壤土或壤土。
選種播種:選擇飽滿、色澤光亮、無病蟲大粒種子。
中耕除草:播種后一周,用150ml/畝的丁草胺加1000倍液的辛硫磷進行土面噴霧。
澆水:開花期需水較多。
施肥:畝施農(nóng)肥約1500公斤,復合肥40-50公斤。
一、選地整地
1、一般選擇種植在溫度10-15℃,年降雨量850-1000mm的砂壤土或壤土為宜,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應在1.5%以上,土壤pH值5.5-7.0。
2、將地塊進行翻耕,施入基肥,然后再覆蓋20厘米左右土壤即可播種。
二、選種播種
1、播種前進行人工精心選種,以保證種子的存活率、純度及抗病防鼠能力。
2、選擇飽滿、色澤光亮、無病蟲大粒種子,播種前進行1-2天曬種,種植時間主要受溫度的制約。
3、西北和東北地區(qū)在春夏栽培,華北、長江流域和華南行春播和秋播,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
三、中耕除草
為防除雜草和地下害蟲,在播種后一周,要用150ml/畝的丁草胺加1000倍液的辛硫磷進行土面噴霧。
四、澆水
1、蕓豆苗期無需過多水分,否則苗黃葉弱,開花期需水較多,對風敏感,久旱無雨多風則生長不旺、花莢易落,但水分過多也會造成爛根。
2、為防止積水,地勢平坦的田塊要及時清溝排水,以免造成蕓豆植株苗弱葉黃,影響品質(zhì)。
五、施肥
1、底肥用畝施農(nóng)肥1500公斤左右,復合肥40-50公斤(磷肥30公斤,鉀肥10-15公斤)。
2、在始花期和結(jié)莢期適當追施兩次復合肥,每次每畝10-15公斤。
蕓豆要打頂嗎,適時打頂可避免植株徒長 ♂
蕓豆要打頂嗎,適時打頂可避免植株徒長蕓豆是需要打頂?shù)?,打頂可去掉莖部的生長點,抑制植株生長素的分泌。
打頂還可以控制植株的整體長勢,抑制植株的營養(yǎng)生長,促進植株開花結(jié)果。
打頂時可用刀片或剪刀操作,操作前要用酒精對工具進行消毒,以免工具細菌帶到傷口上,從而使植株感染病害。
一、蕓豆是否要打頂
1、種植蕓豆一般需要打頂。
2、給植株打頂是為了去掉莖部的生長點,抑制植株生長素的分泌,控制植株的整體長勢,可抑制植株的營養(yǎng)生長,促進其生殖生長,讓植株可以多開花、結(jié)果。
3、給蕓豆打頂還可以避免植株出現(xiàn)徒長的現(xiàn)象,讓植株的分枝生長得更多。在植株長到50厘米長時,可以選在天氣晴朗的時間進行打頂。
二、蕓豆打頂方法
1、在打頂時,所用的工具要非常鋒利,可用刀片或剪刀操作,可以讓傷口平整、平滑。
2、在操作前,需要用酒精對工具進行消毒,防止工具的細菌帶到植株的傷口上,從而使植株感染病害,不能正常生長。
3、打頂用工具將植株頂部的嫩葉和嫩芽全部剪掉,就可以起到抑制頂生長的作用,促使植株的側(cè)枝正常生長。
4、在修剪過后,植株的傷口處需要涂抹一些草木灰或多菌靈溶液,以防止植株有組織液溢出,幫助植株健康發(fā)育生長。
5、在打頂后要為植株提供足量的水分,最好用含有礦物質(zhì)的水源澆灌,讓土壤保持濕潤,同時追施農(nóng)家肥或氮磷鉀復合肥,以加快植株的生長速度。
6、另外,提供充足的光照也可以有效提高植株的產(chǎn)量。
三、蕓豆怎樣才能高產(chǎn)
1、若要蕓豆高產(chǎn),首先選好高產(chǎn)的品種。
2、把要準備種植的土地進行深翻施肥,要翻三十厘米深。進行暴曬來殺菌。在土壤中施施肥,確保土壤的肥沃度。
3、蕓豆定植以后還要給噴灑多菌靈溶液。不免蕓豆出現(xiàn)病蟲害,從而影響產(chǎn)量。
4、在蕓豆的整個生長過程中,是離不開水的,在土壤干燥了就要馬上為蕓豆?jié)菜?。如果田間出現(xiàn)積水現(xiàn)象,要做好排水工作,避免蕓豆爛根。
5、蕓豆的秧蔓如果長得太高了,要適當?shù)剡M行修剪,把秧頂部長出來的部分剪掉,這樣蕓豆的植株就會長出來更多的分枝,結(jié)出更多的蕓豆。
6、在蕓豆生長期間還要定期噴多菌靈溶液,消滅蕓豆秧上的細菌。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nóng)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版權(quán)歸原作者。若您的權(quán)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wgjtg.com/news/94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