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殖肉羊的哪些品種比較好,附育肥技術
農機大全網(www.wgjtg.com)今天給各位分享養(yǎng)殖肉羊的哪些品種比較好,附育肥技術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養(yǎng)殖肉羊的哪些品種比較好,附育肥技術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本文導讀目錄:
2、養(yǎng)殖肉鴿的孵化技術,附人工孵化優(yōu)點
養(yǎng)殖肉羊的哪些品種比較好,附育肥技術 ♂
養(yǎng)殖肉羊的哪些品種比較好,附育肥技術薩??搜颍寒a羔率為141.7%~157.7%,肌肉豐滿,后身發(fā)育良好,早熟,生長快,肉質好,繁殖率高,適應性強。
藏羊:屠宰率均在42-49%之間,肉嫩可口,膻味小,是牧民主要肉食之一。
灘羊:體質結實,耐粗飼養(yǎng),產羔率101~103%,肉質柔軟,脂肪分布均勻,臭味小,在西北很受歡迎。
一、養(yǎng)殖肉羊哪個品種好
1、薩福克羊
??搜蝮w格大(成年公羊體重100~136公斤,成年母羊70~96公斤)。剪毛量為成年公羊5~6kg,成年母羊2.5~3.6kg,毛長7~8cm,細度50~58根,純毛率60%左右,毛白,但偶爾可以發(fā)現(xiàn)少量有色纖維。產羔率為141.7%~157.7%。肌肉豐滿,后身發(fā)育良好。早熟,生長快,肉質好,繁殖率高,適應性強。
2、藏羊
在自然放牧條件下,中等營養(yǎng)狀況的藏羊屠宰率均在42-49%之間,閹羊屠宰率高于公、母羊,滿1歲的羊與成年羊的屠宰率沒有顯著差異。凈肉率均在30%左右,有的達到37%。肉嫩可口,膻味小,是牧民主要肉食之一。
3、灘羊
灘羊主產區(qū)位于寧夏及其相鄰的半干旱沙漠草原和干旱草原,成年公羊體重47公斤左右,母羊35公斤。成年羊體格中等,體質結實,耐粗飼養(yǎng),產羔率101~103%,肉質柔軟,脂肪分布均勻,臭味小,在西北很受歡迎。
二、肉羊的育肥技術
1、舍飼養(yǎng)肥
(1)根據(jù)育肥前的狀態(tài),根據(jù)飼養(yǎng)標準的飼料營養(yǎng)價值調制羊的飼養(yǎng)日糧,完全在羊舍內飼養(yǎng)、飲用的育肥方式。采用舍飼肥雖然飼料投入比較高,但是可以根據(jù)市場需求實施大規(guī)模、集約化、工廠化養(yǎng)羊。這可以充分利用房屋、設備和勞動力,提高勞動生產效率。這種肥育方法在肥育期間可以加快羊的體重,出欄的肥育羊的體重比放牧肥育和混合肥育羊高10%~20%。根據(jù)市場需求,育肥羊可以在30~60天內迅速達到上市標準。
(2)一般來說,飼養(yǎng)肥料的日糧最好是混合精料的含量為45%、粗料和其他飼料的含量為55%。如果要求更大的肥育強度,混合精料的含量可以增加到60%,但絕對不能超過60%。必須注意防止腸毒血癥和鈣磷比例失調引起的尿結石。
2、混合育肥
(1)大致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在育肥全期,羊每天放牧,補充一定數(shù)量的混合精料,確保育肥羊的營養(yǎng)需求,另一種是將整個育肥期分為2~3期,前期全放牧,中、后期按照從少到多的原則,逐漸增加飼養(yǎng)混合精料的量,配合其他飼料進行育肥。飼養(yǎng)肥羊的混合精料每天增加200~300克,最后一個月增加到每天400~500克。前一種方式適用于生長強度大、增重速度快的羔羊,后一種方式適用于生長強度小、增重速度慢的羔羊和一歲羊。
(2)混合肥料可以使肥羊在整個肥料期間的增加比僅僅依靠放牧肥料的增加約50%,同時屠宰后羊肉的味道也更好。只有保證肉羊品種質量,科學育肥,才能真正提高經濟效益。
養(yǎng)殖肉鴿的孵化技術,附人工孵化優(yōu)點 ♂
養(yǎng)殖肉鴿的孵化技術,附人工孵化優(yōu)點養(yǎng)殖肉鴿可以采取自然孵化、人工孵化方式進行孵化。人工孵化需要提前準備好小型平面孵化機,然后在大小適中、蛋形正常,蛋殼厚薄均勻的種蛋進行孵化,孵化期間控制好溫濕度,及時翻蛋。人工孵化可以避免孵化時壓破種蛋,防止鴿糞污染,減少胚胎中途死亡等,提高肉鴿孵化率、出雛率,縮短種鴿產蛋周期,提高繁殖率。
一、自然孵化
1、孵化時給予鴿籠適當遮光,促使親鴿專心孵卵。保持環(huán)境安靜,避免外界干擾和應激因素的產生。
2、巢窩墊雙層舊麻布,麻布下墊谷殼或木屑或干細砂,最好為干細砂,厚度以2-3厘米為宜。飼養(yǎng)員每天要檢查產蛋、孵蛋情況,發(fā)現(xiàn)破損后立即撿出。
3、提高抱蛋期飼料營養(yǎng)水平,保證粗蛋白含量達到18-20 % ,提高能量水平。促使親鴿有強健的體質,為哺育乳鴿打好基礎。注意防止蛋殼沾污糞便,沾上糞便了可用紗布擦拭,病菌有可能會侵人蛋內,導致胚胎死亡。
4、孵化的第5天和第10天各進行照蛋1次。第1次照蛋如果發(fā)現(xiàn)蛋內有紅褐色、呈蜘蛛網狀分布的血管,而且形狀穩(wěn)定,說明為受精蛋,可以繼續(xù)孵化,如果蛋內有血管分布,呈一條粗線或呈“U”狀,說明為死精蛋,如透明且無血管則為無精蛋,死精蛋和無精蛋要撿出,不需要繼續(xù)孵化。孵化第10天進行第2 次照蛋,如果發(fā)現(xiàn)蛋的大部分區(qū)域烏黑,另一端因氣室增大而形成較透亮的空白區(qū),說明胚胎正在健康發(fā)育;如果蛋內黑白不分明,蛋內物質不穩(wěn)定,轉蛋時有波動感,蛋殼呈灰色,即為死胚蛋,停止繼續(xù)孵化。
5、并蛋是提高肉用鴿繁殖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取出無精蛋、死精蛋和死胚蛋,將正常蛋按每窩2枚蛋合并成一窩,將剩下的蛋并到孵化期相同或相差1天的其他窩內去。并窩在10天后為好。如果在10天前并窩,那些空窩的產鴿只需8天左右就可產蛋,提早產蛋會影響鴿的體力恢復,下一窩可能活力不強,也可能會出現(xiàn)無精蛋、死精蛋、死胚蛋等現(xiàn)象。
6、第2次照蛋后7-8天注意觀察乳鴿的出殼情況。若出殼確有困難,需要人工幫助出殼。如果孵化到18天時蛋殼的表面僅啄破一小孔,說明需要進行人工輔助脫殼。如果孵化期超過18天還未啄殼,說明胚胎可能已死亡。
7、孵化溫度很重要,冬天保持房內溫度在5 ℃以上,溫度過低的話在房內加溫,否則在孵化早期容易凍死。夏季適當減少墊料,打開門窗,室溫溫度保持在32 ℃以下,否則孵化后期易引起死胎。
二、人工孵化
1、人工孵化可以避免孵化時壓破種蛋,防止鴿糞污染,減少胚胎中途死亡等,提高肉鴿孵化率、出雛率,縮短種鴿產蛋周期,提高繁殖率。自然孵化平均產蛋周期為63天,人工孵化平均產蛋周期可縮短為50天,產鴿產蛋率可提高近4 倍,應在肉鴿生產中及早推廣應用人工孵化技術。
2、入孵前的準備
(1)孵化機:提前準備好小型平面孵化機,將孵雞蛋的蛋架換成孵鴿蛋的蛋架。對孵化器做好檢修、消毒和試溫工作。孵化機要離開熱源,并避免陽光直射。
(2)種蛋:選擇符合要求的蛋,要求蛋重大小適中、蛋形正常,蛋殼厚薄均勻。種蛋的消毒非常重要,消毒的種蛋比不消毒的種蛋孵化率明顯提高。采用甲醛氣體熏蒸消毒法,每立方米空間用高錳酸鉀巧克,福爾馬林30 毫升的劑量,在27-30 ℃ 的溫度下熏蒸20分鐘,然后移入孵化機進行孵化。
3、孵化條件
(1)溫度:胚胎的不同發(fā)育階段,所需溫度略有不同。孵化溫度1-7天為38.7 ℃ ,8-14天為38.3 ℃ ,14天以后為38 ℃ 。
(2)濕度:孵化期相對濕度為60-70%。有的建議肉鴿出雛時的相對濕度要達到80%。一般來說,孵化前后期濕度要高,中期要低。這樣有利于胚胎的物質代謝、氣體代謝和水分的吸收、蒸發(fā);也有利于蛋受熱均勻和出雛期胚胎的破殼。
(3)翻蛋:翻蛋是為了防止胚胎與殼膜勃連,調節(jié)蛋的溫度,使胚胎受熱均勻。還有助于胚胎運動,保持胎位正常,增加卵黃囊血管、尿囊血管與卵黃、蛋白的接觸面積,有利于養(yǎng)分的吸收。入孵當天翻蛋2次,以后每天翻蛋6次,出殼前2天停止翻蛋。
4、胚胎發(fā)育情況檢查:孵化過程中,要勤檢查胚胎發(fā)育的情況是否正常,以便及時檢查發(fā)現(xiàn)孵化不良的現(xiàn)象,查明原因,采取改進措施。具體操作參照自然孵化的照蛋。
5、出雛:孵化到第6天,將蛋轉到出雛機,在出雛機內孵化1-2天就要破殼出雛。出雛前后時間最好在24小時左右,過晚或過早出的雛都不健壯。出雛完畢后,應洗刷并消毒出雛機,以備下次出雛時使用。
6、孵化記錄:每次孵化應將入孵日期、蛋數(shù)、種蛋來源、歷次照蛋情況、人孵批次、孵化結果、孵化期內的溫度變化等記錄下來,供分析孵化成績時參考。記錄表格可自行設計。
養(yǎng)殖蘇蝦需要的條件 ♂
養(yǎng)殖蘇蝦需要的條件包括養(yǎng)殖環(huán)境、適宜溫度、栽種綠藻、定期換水等。
養(yǎng)殖環(huán)境:適宜養(yǎng)殖容器為60厘米×40厘米×40厘米的魚缸,缸內鋪一層底砂以及厚度達到3厘米的細貝殼沙。
適宜溫度:氣溫較低時要在缸內放置加熱棒,或在魚缸下方墊上加熱板,使水溫保持在28℃左右。
栽種綠藻:在缸內栽種綠藻,為蘇蝦提供食物。
定期換水:缸內要有過濾裝置,每隔1-2周換1次水。
一、養(yǎng)殖蘇蝦需要的條件
1、養(yǎng)殖環(huán)境
飼養(yǎng)容器以長度為60厘米、寬度為40厘米、高度為40厘米的魚缸為宜,缸內要鋪一層底砂(比如中號的碎珊瑚石、粗麥飯石),底砂上再鋪一層細貝殼沙,要求厚度達到3厘米左右,便于讓蘇蝦躲藏。
2、適宜溫度
蘇蝦的耐寒性較弱(熱帶水生動物),當水溫低于10℃時就會大量死亡,所以冬季要在缸內放置加熱棒,或在魚缸下方墊加熱板,將水溫控制在28℃左右。
3、栽種綠藻
(1)蘇蝦以綠藻和微生物為主食,因此魚缸內要栽種綠藻,平時還可以為蘇蝦提供含藻類較多的食物。
(2)除了魚缸的正面,其余三面玻璃不用清洗,這樣可促使綠藻生長。
4、定期換水
魚缸內要安放過濾裝置,讓水質保持清潔,同時需每隔1-2周換1次水,每次換水量不可超過缸內水量的1/3,換水時宜使用酸堿度為8左右、硬度為14的清水。
二、蘇蝦和水晶蝦哪種好養(yǎng)
1、飼養(yǎng)難度
水晶蝦一般比蘇蝦更好養(yǎng),因為蘇蝦的種類較多,每種蘇蝦對飼養(yǎng)環(huán)境的要求各不相同,而且蘇蝦對水質的震蕩非常敏感,管理不當時很容易死亡。
2、水晶蝦飼養(yǎng)條件
(1)飼養(yǎng)水晶蝦的魚缸適宜規(guī)格為60×35×40厘米,魚缸太小不利于水晶蝦生長。水質一定要是弱酸性軟水,不能是硬水,水質的PH值以6-7為宜。生長期的溫度應控制在23-26℃為,繁殖期的溫度應控制在25-26℃。
(2)飼養(yǎng)期間可在缸內放些沉木,這樣利于稚蝦躲避大蝦的攻擊。水晶蝦脫殼后自身會產生出一種腥味,此時容易受到同伴的攻擊,因此要在缸內種一些水草為其提供躲避環(huán)境。
(3)投喂水晶蝦專用的飼料,或投喂一些昆布、冷凍赤蟲、煮熟的波菜等食物,建議投喂菠菜,每隔3天投喂1-2次。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wgjtg.com/news/88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