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地“三權分置”離入法更近一步
農村土地“三權分置”離入法更近一步
繼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初次審議后,10月22日,《農村土地承包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簡稱“草案”)修改后二次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審議。
記者從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了解到,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實“三權分置”制度,是本次修改農村土地承包法的主要任務。
“三權分置”更加明晰
“三權分置”,是指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并行,是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農村土地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創(chuàng)新?!叭龣喾种谩比敕?,有利于在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不動搖的前提下,進一步賦予農民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權利,激活農業(yè)農村發(fā)展的新動能,深化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推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實施。
“三權分置”改革的核心問題是家庭承包的承包戶在經營方式上發(fā)生轉變,即由農戶自己經營,轉變?yōu)楸A敉恋爻邪鼨啵瑢⒊邪亓鬓D給他人經營,實現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土地經營權的分離,農戶保留土地承包權。
修改后的草案明確了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土地經營權可以分離。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承包土地后,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自己經營,也可以保留土地承包權,流轉其承包地的土地經營權,由他人經營;同時,土地經營權人有權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占有農村土地,自主開展農業(yè)生產經營并取得收益。
修改后的草案同時完善了土地經營權的內涵并加以保護。草案對土地經營權的流轉方式、流轉原則、流轉價款、流轉合同等具體程序和要求作了明確的闡述并規(guī)定,國家保護承包方依法、自愿、有償流轉土地經營權,保護土地經營權人的合法權益,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為權利行使細化制度保障
如何穩(wěn)定土地經營當事人的信心,保障他們的經營預期,讓他們放心投入搞生產?憲法和法律委員會經研究認為,有必要賦予土地經營當事人一定的選擇權,通過建立土地經營權的登記頒證制度,合理平衡各方權利義務,同時,規(guī)范農戶收回土地經營權的行為。據此,草案增加規(guī)定了土地經營權的登記制度,“土地經營權流轉期限為5年以上的,當事人可以向登記機構申請土地經營權登記。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p>
“擔保物權自融資擔保合同生效時設立。當事人可以向登記機構申請登記;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實現擔保物權時,擔保物權人有權就土地經營權優(yōu)先受償?!辈莅竿瑫r細化了土地經營權的融資擔保制度,通過賦予擔保物權登記對抗效力,明確擔保物權人在實現擔保物權時有權以土地經營權優(yōu)先受償,保護融資擔保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明確“其他方式的承包”權利性質
現行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章規(guī)定了“其他方式的承包”,主要是承包“四荒地”,具體為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荒山、荒坡、荒溝、荒灘等農村土地。由于承包人不局限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成員,承包的方式、原則也不同,對于“其他方式的承包”取得的土地權利的性質,實踐中存在爭議。
有的地方和專家提出,家庭承包具有生產經營性質,也具有社會保障性質,只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才有權承包,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八幕牡亍背邪簧婕吧鐣U弦蛩兀邪讲幌抻诒炯w經濟組織成員,其取得的權利在性質上不同于土地承包經營權。憲法和法律委員會采納了這一建議,草案修改為,以其他方式承包農村土地的,承包方取得土地經營權。
此外,對于草案第十條規(guī)定的,在實踐中因各種特殊情形造成人地矛盾突出的,可以個別調整承包地,但必須堅持土地承包關系穩(wěn)定、不得打亂重分的原則,同時授權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制定地方性法規(guī)作出具體規(guī)定。憲法和法律委員會經研究認為,建議對這個問題作進一步深入研究,草案的規(guī)定暫不作修改。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wgjtg.com/news/146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