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邑縣個人二手農機商:比比誰的損失“少”!臨邑:農機手田間“過招”,以賽促減助力顆粒歸倉
視頻加載中...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9日訊 減損就是增收,為減少糧食收獲環(huán)節(jié)損失,提高機收作業(yè)質量,農機手們的操作很關鍵。技術好不好,不能只看速度,在臨邑縣,農機手們在他們的主舞臺麥田里來了一場機收減損大比武。
伴隨著隆隆的農機聲,山東省小麥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活動臨邑賽區(qū)正式開賽。在臨邑縣興隆鎮(zhèn)的麥田里,十名農機手駕駛大型聯(lián)合收割機,正在麥田中緩緩前進。
農機手在田間展示著搶收的嫻熟操作技能,收割、脫粒、秸稈粉碎一氣呵成。機手收割完畢后,專家組來到麥田,用2.5米長、0.5米寬的框,隨機卡在剛收割完的地上,進行取樣。
“在方框里面把麥粒全部撿拾干凈,撿起來的就是損失的,損失的除以測得每平方的產量,所得的百分比就是損失率,損失率越小就說明減損的效果越好?!迸R邑縣農業(yè)農村局農業(yè)技術推廣研究員高士龍介紹說。
機收減損大比武比什么?比的不是誰收割速度更快,而是比誰操作更規(guī)范、機收質量更高。當前,德州市小麥收獲已基本實現(xiàn)機械化,減少收獲環(huán)節(jié)損失是糧食增產的重要舉措?!霸谙募Z增收當中,機手減損是重要的一環(huán)。德州市814萬多畝小麥,如果按照每畝小麥減損十斤計算,相當于增收8100多萬斤?!钡轮菔修r業(yè)機械服務中心主任張寶東說到。
專家組根據(jù)劃分的地塊通過取樣檢測和反復驗算,最終5號機手苗文凱以0.706%的損失率獲得冠軍。這也意味著,一畝地損失的小麥只有7斤左右?!白鳂I(yè)之前先檢查各個機械的傳動部件、水箱、油溫,作業(yè)時要盡量慢一點,根據(jù)不同的作物定制不同的高度、不同的速度?!闭f起自己的獲勝秘訣,苗文凱告訴記者,不能圖快,一定要細心。
臨邑縣農業(yè)機械化發(fā)展中心主任夏祥樂告訴記者,通過測算,10名機手在收獲過程中的損失率都控制在2%以下。
今年三夏期間,德州市計劃上陣各類農用機械25萬多臺套,其中小麥聯(lián)合收割機2.3萬臺,玉米播種機4萬多臺,并完成6萬多名農機人員的培訓,多措并舉確保夏糧顆粒歸倉。
閃電新聞記者 周樹茂 鄭秀程 德州臺 劉炳慧 尹沛沛 周慧慧 臨邑縣個人二手農機商 德州報道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wgjtg.com/ershou/52447.html